來源:MoneyDJ、鉅亨網
鴻海轉投資的夏普宣布將分拆液晶面板、相機模塊事業,期望藉此加快決策速度、獲得外部資金,來維持競爭力、擴大事業規模。而專家指出,夏普分拆化措施的策略「不壞」�
夏普5�29日于日股盤后發布新聞稿宣布,計劃�2020年度�(2021�3月底�)將液晶面板事業及相機模塊事業分拆出去、分別成立新公司。夏普指出,計劃成立的新公司將以無需獲得股東會承認的「簡易分割」的形式設立,具體的分拆時期、公司名稱以及將繼承的資產等細節將待后續再行敲定�
夏普指出,該公司目標成為「閃亮的全球性品牌」、公司營運的基本方針之一就是「轉換成品牌企業」,其中,關于用來支撐品牌事業的面板等零件事業,此次期望藉由分拆化、明確營運責任,且計劃藉此獲得外部資�(接受其他公司出資)、加快決策速度以迅速因應變化激烈的市場環境,并持續進行設備、研發投資,以維持競爭力并進一步擴大事業規模�
夏普計劃分拆的液晶面板、相機模塊事�2019年度(2019�4�-2020�3�)營收規模分別�6,514億日圓(�432.5億人民幣)�3,334億日圓約221.3億人民幣),兩者合�9,848億日圓,占夏普整體營收比重達�4成�
日本媒體報導,夏普已�2019�4月分拆半導體事業,而待分拆液晶面板、相機模塊事業后,夏普本體將轉換成以販賣掛上夏普品牌名稱的智慧手機、家電等終端產品為核心的營運體制、藉此確立「品牌企業」目標�
日媒指出,藉由分拆成立新公司,將能更易于獲得來自外部企業的出資或是合作,而夏普正進行被稱為「Micro LED」的次世代面板的研發,為了提高競爭力,需要巨額資金,因此來自外部的資金是不可或缺的�
日經新聞報導,關于夏普上述分拆計劃,瑞穗證券分析師中根康夫指出,分拆化的策略本身不壞。中根康夫表示,以夏普現行的實力來看,年間所能賺取的獲利、現金流量有其限度,就財務面來看,也難于增加借款,因此藉由分拆化籌措資金、來投資有希望的領域是合理的舉措,且藉由分拆將資甀員工分切出去,將能更易于和其他企業合作,而籌得的資金將如何使用雖不明、但營運的靈活性將變高�
液晶面板事業分拆后考慮上市
夏普會長兼社長戴正吳3�16日在中國臺灣新北市接受日媒視訊采訪時表示,計劃將旗下營運液晶面板事業的社內公司「Display Device Company(以下簡稱DDC)」分拆出去,且考慮讓其上市。DDC透過龜山工廠、三重工廠從事智慧手機、PC、車用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生產/研發,且透過(土界)工廠生產OLED面板�
戴正吳表示,「夏普擁有很多面板相關專利、擁有能從外部籌措資金的技術能力,而即便DDC上市、夏普也將維�5成以上的持股比重」,將持續掌握營運權�
夏普目前正和Japan Display Inc(JDI)展開協商、有意收購JDI白山工廠,而戴正吳指出,若收購案成真,「白山工廠也將列入分拆的對象,不過生產電視用大尺寸液晶面板的權益法適用公司「Sakai Display Product(SDP)」則不在分拆的對象內」�
劉憶如接任鴻海董�
法人董事富巨科技代表人夏普會長戴正吳,因將專注帶領夏普拓展日本以外的國際市場,因此辭去鴻海董事一職,遺缺由現任工業總會最高顧問劉憶如接任,而這也是鴻海上市以來,首位的女性董事�
劉憶如現任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美國亞洲協� (Asia Society) 國際事務委員會委員、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最高顧問、臺灣地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會策顧問�
劉憶如過去在企業、政府經歷相當完整,過去擔任過財政部部長、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立法院第五屆及第六屆立法委員、香港政府經濟發展委員會委員、中信金首席顧問、日本大和總研全球首席顧問、NYSE 上市公司 Taiwan Fund 董事、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
而她也曾擔任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長、長期任教于全球多所大學,包括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澳洲國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經歷橫跨產官學,有助強化鴻海公司治理�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