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即將過去了,回首這一�, 手機行業(yè)看似平淡實則暗潮洶涌醞釀變局,軟硬件加速迭代、銷量增速持�(xù)放緩、品牌集中度日益顯著、全渠道價值凸顯,手機廠商在焦慮中度過了喜憂參半的一年。那些能夠活下來、活得好的手機廠商無一不是�“�(chuàng)�”方面下足功夫,全面屏和人工智能(AI)成為今年新“標簽”。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2017年的中國手機市場�
一、品牌集中加�
2017年的手機市場格局正悄然發(fā)生著變化,尤其是市場�(guī)模的緊縮�(dǎo)致競爭異常激烈。數(shù)�(jù)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總出貨量約為1.19億臺,比去年同期減少�5%,但排名前五的廠商市場份額已�(jīng)突破80%。其中,華為、vivo和蘋果出貨量均實�(xiàn)了兩位數(shù)的增長,iPhone出貨量在第三季度更是猛增� 40%�“馬太效應(yīng)”在手機行�(yè)日益加劇�
在業(yè)�(nèi)人士看來,一方面,這些強勢品牌憑借過硬的�(chǎn)品品�(zhì)以及在消費者中良好口碑實現(xiàn)銷售�(yè)績的�(wěn)步積累。另一方面,品牌廠商持�(xù)�(guān)注市場發(fā)展態(tài)勢和用戶需求變化,不斷升級�(chǎn)品系列,強化品牌影響力,提升了品牌實力�
更重要的是在供應(yīng)鏈資源配置上,由于華為、OPPO、vivo、小米的營收能力已經(jīng)遠遠甩開其他品牌,更容易掌控供應(yīng)鏈的�(yōu)�(zhì)資源。而這在今年下半年開始的旗艦機大�(zhàn)中表�(xiàn)尤為明顯,由于手機拼配置�(dǎo)致終端廠商對緊缺元器件恐慌性補貨,金屬機殼、高清顯示屏、超薄觸控、高像素攝像頭、聲�(xué)器件、LDS天線依然嚴重供不�(yīng)求�
“馬太效應(yīng)”下的手機江湖洗牌�(yù)期加劇,中小廠商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此前IDC公布的今年二季度�(shù)�(jù)顯示,前五大手機商占�(jù)�73.1%的市場份額,而到了三季度,排名前五的廠商市場份額已經(jīng)突破80%�
對于中小手機品牌而言,在各大巨頭掌控渠道的背景下,未來只能專注于細分市場,否則處境將會更加艱難。因此,在今年的手機市場上,更多中小廠商開始針對細分市場推出新品,諸如主打自拍功能、主打續(xù)航、主打安全或者雙屏等多種智能手機開始大量涌現(xiàn)�
二、老品牌扎堆重返中國市�
諾基亞、摩托羅拉、黑莓、夏普,這些在消費電子行�(yè)尤其是手機圈曾經(jīng)叱咤風云的名字,�2017年選擇扎堆重返中國市場。引人關(guān)注的是,他們或者已�(jīng)委身中國公司,或者中國力量左右其間�
諾基亞曾被微軟收購,最后品牌又授權(quán)給了HMD,有意思的是HMD全球董事長陳偉良同時也是富士康國際董事長;同樣的還有夏普品牌,全球手機業(yè)�(wù)也由富士康操盤;當然MOTO的遭遇與諾基亞更為相似,谷歌曾因為看上MOTO的專利而將其收購,在硬件市場并沒有起色的情況下�(zhuǎn)手將MOTO賣給了聯(lián)想,目前成為�(lián)想唯一力推的品牌;黑莓從未在中國市場正式露面,但在全球范圍�(nèi)遭受�(yè)績壓力后委身賣給了TCL�
盡管他們過去都是叱咤風云的高端品牌,站在行�(yè)金字塔的頂端,產(chǎn)品價格昂貴,同時利潤也很可觀,但是那些已成為了過去。隨著市場飽和,用戶換機頻次降低,智能手機競爭開始進入品質(zhì)和品牌爭奪的階段。這一階段,消費者愿意為高價手機買單,一是品牌要有足夠的影響力,二是�(chǎn)品品�(zhì)要過硬,三是差異化�
顯然,這些老品牌影響力已經(jīng)今非昔比,產(chǎn)品品�(zhì)還有待提高,而在差異化方面,像諾基亞即做不到小米的高性價比,也做不到華為的大而全,拍照、續(xù)航、音樂又不及OV廠商。淡出公眾視野多年的老品牌再度回歸,如果高估了自己的品牌號召力,又沒有差異化�(chǎn)品支撐,很可能依然面臨慘淡收場的命運�
三、全面屏手機爆發(fā)
全面屏手機應(yīng)該是2017年手機行�(yè)的大熱點,而且是比較特別的一個熱點。說它特別,是因為很多熱點出來之后,一般到機型批量上市之前都會有蠻長的一段時間。但全面屏手機全面爆�(fā)是在今年5�6月份,但下半年,大部分品牌都已經(jīng)有相�(yīng)的機型面世了�
從小米MIX、到三星S8,再到蘋果iPhone X,大品牌的加入推動了全面屏的爆發(fā)。華為、OPPO、vivo和金立等國產(chǎn)品牌廠商的加入更是加速了全面�?xí)r代的到來。全面屏手機是趨勢成為了行業(yè)的共識,明年全面屏手機市場將會迎來全面爆�(fā)�
根據(jù)旭日大數(shù)�(jù)初步�(tǒng)計,今年全面屏手機的滲透率�8%左右,出貨量�1.2億部。由于很多機型都是在第四季度才發(fā)布的,今年全面屏滲透率并不會太高。但到明年,隨著越來越多的機型上市,全面屏手機的量會開始爆發(fā),預(yù)計滲透率將會達到30%�
四、手機廠商搶占AI風口
今年下半年,一些手機巨頭紛紛推出了�(nèi)置人工智能技�(shù)的智能手機。華為發(fā)布了全球首顆AI手機芯片麒麟970,搭載這一芯片的華為Mate10手機,擁有場景識別、自動調(diào)校相機,實時翻譯等AI功能。蘋果也為iPhoneX配備了AI芯片“A11生物神經(jīng)�(wǎng)�(luò)引擎”�
蘋果最新推出的iPhoneX也配備了AI芯片,同時還推出了AR Kit平臺。作為一種全新的媒介技�(shù),AR不僅能帶來全新的信息呈現(xiàn)方式,還能帶來更多有趣的互動體驗,而蘋果AR Kit能夠為AR游戲開發(fā)者或電影制作人提供更好的技�(shù)支持,便于他們打造自己的作品�
和華為蘋果相比,三星、小米和vivo雖然在人工智能硬件布局上稍微慢了半拍,但在AI與手機如何結(jié)合的問題上,三家公司有著不同的著眼點,入口也不一樣�
今年5月,三星為Galaxy S8配備了自主研�(fā)的人工智能平�“Bixby”,并開始提供“Bixby Voice”服務(wù)。Bixby人工智能助手擁有“視覺”“語音”“主頁”“提醒”四大模塊,可以讓手機將變得更聰明、更懂用戶。近日,三星也正式向中國的GalaxyS8/S8+以及Galaxy Note8用戶推送了Bixby語音助手,用戶可以通過中文來解鎖手機、發(fā)送短信、查找音樂和圖片等�
小米同樣將人工智能系�(tǒng)作為�(fā)展方向。今年下半年�(fā)布的小AI,就是小米人工智能方面的代表。今�9月推出的小米AI機器人就是人工智能產(chǎn)品。小米通過大數(shù)�(jù)的積累和云服�(wù)加上深度�(xué)�(xí)促成小AI�(chǎn)品的誕生�
vivo在人工智能方面的�(chǎn)品也已經(jīng)落地。今�9�21日,vivo�(fā)布的全面屏X20手機上已�(jīng)配備�“智慧引擎4.0”功能。該智慧引擎擁有自主�(xué)�(xí)能力,可以根�(jù)用戶使用�(xí)慣,智能分配CPU資源,管控耗電,維持手機使用流暢;當用戶在進行瀏覽�(wǎng)頁、翻閱相冊等操作時,智慧引擎就會自動啟動GPU加速,保證用戶能得到流暢的用機體驗�
�(yè)�(nèi)人士指出,目前談AI手機還僅限于孤立的設(shè)備,未來5�10年,隨著5G技�(shù)、深度學(xué)�(xí)以及計算能力的發(fā)展,AI技�(shù)將和生活場景實現(xiàn)萬物互聯(lián),那時的AI手機會讓人更加期待�
�(guān)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yè)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guān)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