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星Galaxy Edge系列旗艦的熱賣到各種曲屏手環(huán)和電視的相繼問世,無疑曲屏技�(shù)近年來受到了消費(fèi)者和�(chǎn)�(yè)界普遍的重視和追捧。未來隨著固定曲率曲屏技�(shù)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能�(shí)�(xiàn)任意彎折的柔性觸控屏必將成為一個重要的�(fā)展方向�25日,在第13屆國際觸摸屏與顯示技�(shù)�(fā)展論壇上,來自深圳歐菲光科技的觸控研�(fā)副總�(jīng)理黃漢鋒站在�(chǎn)�(yè)鏈的角度,圍繞柔性顯示、柔性觸控、柔性蓋板和柔性貼合四個關(guān)鍵要素對柔性觸控屏做了詳細(xì)的介紹�
柔性顯�
對于LCD液晶顯示來說,通常由液晶負(fù)�(zé)控制顯示灰度,三原色濾光片控制顯示顏色,這就要求它們必須一一對應(yīng)才能顯示正常。而如果用LCD液晶面板來做曲屏,內(nèi)周長與外周長就會出現(xiàn)不相等,原來一一對應(yīng)的液晶和濾光片就會出�(xiàn)位置偏差,從而導(dǎo)致色彩失真,此外還會引起漏光、暗屏重影及雪花等一些列問題。因此,對于曲屏來說,以AMOLED為代表的OLED顯示技�(shù)幾乎就成了不二之選�
黃漢鋒表示,目前三星無論在專利、產(chǎn)能、良率和技�(shù)積累等方面都是無可爭議的AMOLED霸主,其2014年底開始量產(chǎn)的第六代AMOLED面板�(xiàn)在已�(jīng)可以做到每月5萬片的產(chǎn)量,并且良率可以�(dá)�60%。其次是LG,但LG此前一直主攻的方向是大屏的曲面電視,目前隨著小屏AMOLED的趨勢日漸明顯,LG也正在加快中小尺寸柔性屏幕的布局,其�(chǎn)量目前雖不及三星,但良率也可以達(dá)�60%以上。最新發(fā)布的小米Note 2就是采用的LG的柔性AMOLED屏。此外,日本的JDI和夏普(已經(jīng)被鴻海收購),以及臺灣的友達(dá),國�(nèi)的京東方、柔宇等一眾屏幕廠商也都在加快布局自己的AMOLED技�(shù),AMOLED取代LCD已經(jīng)是大勢所趨�
柔性觸�
觸控方面,ITO(錫氧化銦)透明�(dǎo)電薄膜由于透光性好、厚度低、硬度和�(dǎo)電性優(yōu)秀、制作工藝成熟等諸多原因,成為了非曲面LCD和OLED等顯示屏幕最重要的觸控層材料。然而,由于ITO本身是一種脆性材料,不適合做大曲率甚至可隨意彎折的柔性觸控層,而且造價和成本高昂,目前大約占到整個觸控屏幕產(chǎn)�(yè)上游材料部分30%-40%的成本,又使用了“�”這種儲量有限的稀有金屬,因此隨著曲面和柔性時代的到來,大有被取代的態(tài)勀�
黃漢鋒表示,目前對ITO材質(zhì)最主要的替代品有:石墨烯、碳納米管、納米銀和金屬網(wǎng)格等。其中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從材料本身的特性來說是ITO非常好的替代者。但是石墨烯目前仍處于研�(fā)階段,距離量�(chǎn)還有很遠(yuǎn)的距雀納米碳管工�(yè)化量�(chǎn)技�(shù)尚未完善,其制成的薄膜產(chǎn)品在�(dǎo)電性也不及ITO。因此從技�(shù)與市場化的角度來說,金屬�(wǎng)格與納米銀技�(shù)將是近幾年發(fā)展的主角。其中金屬網(wǎng)格技�(shù)目前已經(jīng)在一些PC顯示市場�(yīng)用了�
這里說的金屬�(wǎng)格技�(shù)是使用銀、銅等金屬導(dǎo)電材料或者氧化物在PET等薄膜基板上壓制所形成的導(dǎo)電金屬網(wǎng)。其主要�(yōu)勢是原料成本低和可繞折性好,但是由于良率、產(chǎn)量和高線寬高像素下引起的莫瑞干涉波紋問題,因此更適合�(yīng)用在分辨率不高、相對遠(yuǎn)距離使用的臺式一體機(jī)、筆記本電腦和電視等�(chǎn)品上�
納米銀技�(shù)是指將納米銀墨水材料涂抹在PET或者玻璃基板上,然后利用鐳射光刻技�(shù),刻畫制成具有納米級別的銀線導(dǎo)電網(wǎng)�(luò)。其主要�(yōu)勢是良率高、線寬小、導(dǎo)電性好和耐繞折,缺點(diǎn)是成本高。而且相比于金屬網(wǎng)格,納米銀材質(zhì)具有較小的曲率半徑,且在彎曲時的電阻變化率小,再加上線寬的原因,因此更適合在手機(jī)、智能手表和手環(huán)等高分辨率的近距離場景中使用�
“綜合比較的話,我�(rèn)為目前納米銀比金屬網(wǎng)格更具有�(yōu)勀�”黃漢鋒說�
柔性蓋�
為了要做到可隨意彎折,除了解決柔性顯示和柔性觸控之外,最后也是最�(guān)鍵的部分就是柔性蓋板和貼合了。但是由于本身堅(jiān)硬易碎的特性,玻璃蓋板在柔性領(lǐng)域卻不是最好的選擇�
黃漢鋒表示,相比玻璃,高表面硬度和高透光率的PET和PI(聚酰亞胺)材質(zhì)才是更好的選擇,但目前PET和PI也存在許多待解的問題。一方面是它們不耐高溫且透光率差:PET和PI在不太高的環(huán)境溫度下就會出現(xiàn)部分熔融和性狀改變的問題,而且相比玻璃也沒有很好的透光性�
其次是難以在硬度和繞折性上�(dá)到一個平衡。黃漢鋒表示,如果要�(dá)到一定硬度要求,就要涂布硬化層,但是涂布硬化層之后,�(jīng)過反�(fù)繞折,這個硬化層就會出現(xiàn)龜裂,硬度降低的問題。因此,如何在這兩者之間達(dá)到平衡是目前一個最大的瓶頸�
相比需要�(jìn)一步發(fā)展的柔性蓋板,目前曲屏手機(jī)必備�3D玻璃蓋板的發(fā)展前景則非常好�
有資料顯示,2018年或?qū)⒊蔀?D玻璃蓋板的爆�(fā)年,�(yù)�(jì)�2020年前后,3D玻璃蓋板的手�(jī)滲透率將超�50%,并且隨�3D玻璃蓋板加工工藝的成熟,單價的下降,普及率會�(jìn)一步地提高,預(yù)�(jì)未來的市場規(guī)模將�(dá)�190億元以上�
黃漢鋒表示,目前常見�1R(單一弧度彎折)和2R蓋板制作工藝已經(jīng)基本成熟,基本都是通過熱彎技�(shù)來實(shí)�(xiàn)一個彎曲的效果,區(qū)別主要在硬化層的涂布方面。但是良率是一個待解問題,基本上只�30%,而且短期�(nèi)看不到很大的提升空間。未來如果要�4R的話,良率會更低。因此良率是蓋板制造方面亟須解決的問題之一�
柔性貼�
蓋板選定之后就是貼合,即把蓋板和下面的觸控、顯示層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模組。目前常見的方式有滾輪式和真空貼合兩種:其中滾輪的效率高,需要滾壓被貼物。而真空式的效率相對較低,不過不需要滾壓被貼物,也就不容易造成被貼物的損傷�
黃漢鋒表示,如果曲率大的話,就只能選擇真空貼合。不過,對于未來有可能出�(xiàn)�4R貼合,由于其特殊�4邊彎折特性,因此即便采用了真空方式也很難避免在弧度大的地方出�(xiàn)褶皺和氣泡。目前業(yè)�(nèi)有采用定制的擠壓氣囊或者塑膠件的方式來緩解這一問題,但并沒有完全解決。因此在多曲面和高曲率的貼合工藝上業(yè)界也依然有�(jìn)步的空間�
黃漢鋒坦言�“從供�(yīng)鏈的角度來說,隨意繞折的柔性屏幕要真正�(shí)�(xiàn)量產(chǎn)化,還需要幾年的時間,同時也需要上下游的供�(yīng)鏈來共同攻克相關(guān)的技�(shù)難題�”
對于未來的發(fā)展,黃漢鋒認(rèn)為各模塊的融合將是大勢所趨。他說:“LCD液晶顯示的Incell技�(shù)中,將ITO觸控薄膜與液晶層融合到了一起,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整合。現(xiàn)在指紋模組是�(dú)立的,未來也可以和觸控整合在一起。我�(rèn)為未來將出現(xiàn)一個功能模塊間相互整合和�(jìn)步的過程�”
�(guān)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yè)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guān)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