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移動終端、可穿戴設備、智能家電等產品,對觸摸面板的有著強勁需求,同時隨著觸控面板大尺寸化、低價化,以及傳統ITO薄膜不能用于可彎曲應用,導電性及透光率等本質問題不易克服等因素,眾面板廠商紛紛開始研究ITO的替代品,包括納米銀線、金屬網格、納米碳管以及石墨烯等材料。
對于納米銀線、金屬網格、納米碳管以及石墨烯等新型材料,深圳市輕松點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余國貴向觸控技術網記者表示,更看好納米銀線的發展前景。“就石墨烯、金屬網格、納米銀線三者而言,石墨烯感覺在短期內看不到前景,金屬網格在成本及顯示效果上較G+G、G+F差,目前較為看好的是納米銀線,公司也在積極投入研發緊跟市場步伐。”余國貴。
針對目前前景未明的觸控技術,余國貴分享了他的看法:“OGS、On-Cell、In-Cell三者,我個人認為OGS沒有優勢,原因是OGS在技術、良率受到阻礙后市場上出現了一大批的“假OGS”。OGS的制程是小片鍍膜然后進行技術搭橋。但是部分廠商為了降低成本提高良率,將OGS的制程改為大片鍍膜、大片做有且僅有的一層線路。這就導致蝕刻紋非常明顯,顯示效果差,觸控靈敏度、玻璃強度等都不達標。In-Cell在智能手機領域有機會,這也是輕松點為什么一直避開小尺寸觸摸屏的原因之一,因為小尺寸觸摸屏市場未來肯定會被面板廠吞噬。面板廠做成一體化的方案直接供應鏈給品牌廠商。”
據了解,輕松點最為看好的仍是G+G技術。輕松點將始終堅持對G+G進行研發,不斷創新,實現超薄及多樣化,力求把G+G推向更多的應用。其中,最有前景的是針對車載的應用。目前電容觸摸屏針對車載方向的應用并沒有起量,而G+G應用于車載又擁有其自身的優勢:穩定度高能夠適應車用惡劣的條件、對輕薄度的要求較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手持設備應用低。另外,智能家居、安防等也是輕松點努力的方向。
總結觸控面板未來的趨勢:智能手機用觸摸屏市場將被面板廠吞噬,中大尺寸觸摸屏未來走勢在于車載、智能家居、工用領域。技術走向則偏向G+G、G+F、OGS。(文/黃小瑞)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