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該訂單后,日立將鐵路系統業務的主要管理團隊轉移到了英國。
關于該訂單的模式,主要為全面提供部件(如車輛電氣品、信號)、裝配(整車)、系統(turnkey,將軟硬件全部配備好,客戶收貨后即可直接使用)、售后服務(維護保養等)。
在這一模式里,日立是一個覆蓋鐵路系統全產業鏈的全球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
事實上,日立的產品早已用于中國鐵路、軌道交通領域,如重慶單軌列車系統,北京、上海地鐵車輛的電氣產品,及2008年廣深線中深圳至香港延伸段的信息系統。
或許由于日立產業較多元,其鐵路領域的名氣在中國遠不如龐巴迪、阿爾斯通等外資企業。但日立得以繼續競爭的核心力量是其產品加IT的融合型服務,綜合解決方案供應。
這一競爭力日立不僅將其用在基礎設施領域,還用在醫療領域。
今年4月1日,日立總公司——日立制作所成立了“健康管理集團”。這是日立繼基礎設施、信息通信、電力、建筑機械、高性能材料、汽車系統后,建立的第七個橫向統管相關業務的內部集團。
日立提出通過將產品、服務、IT(云計算)三者融合的解決方案來實現創新。健康管理集團的設立,也旨在將先進的醫療設備與服務、IT相融合,向全球提供解決方案。
未來,隨著老齡化的加速,癌癥成為較大疾病領域,日立進入中國的產品或將是一套完整的醫療解決方案。
盡管日立是最早將CT賣入中國醫療市場的企業——1978年賣給上海華山醫院。但在其后的醫療領域發展中,名氣卻不如GE、西門子等。
目前,日立的X光機、超聲波診斷儀、CT、核磁共振等產品已進入多所醫院。在中西宏明的介紹中,日立預計到2015財年實現超聲波影像診斷裝置的市場占有率將達到20%,CT市場占有率達到10%,核磁共振市場占有率達到4%。
同時在長春設立制造、銷售電氣設備的新工廠,進一步強化在中國的生產能力,力求擴大在高速車輛、市內交通及城際交通車輛方面的銷售額。在信號系統領域,也擬和中國合作伙伴在青島設立合資公司,實現本地設計、本地生產,以更好地應對市場需求。
但能拿到訂單才是硬道理,依靠其“產品+IT”的優勢,能否在兩年間實現中國市場銷售額13.6%的提升,實現成功轉型,還有待市場檢驗。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