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固態硬盤(SSD)正被市場瘋狂采用的此時,我知道這個標題感覺不太禮貌,但這種設備只能說是產業界著眼于閃存(flash)的永久儲存性──也就是儲存的數據即使在設備斷電后仍能有效保存,又稱作“非揮發性(nonvolatility)”──所七拼八湊開發出來的產品。
因為具備非揮發性,人人都認為這種內存應該被拿來應用在永久性儲存,而且一定得被當作個磁盤來管理。在過去五十多年來,產業界在儲存管理技術領域投入相當多的心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多服務器虛擬化環境(multi-server virtualized environment),讓不同的服務器能存取共享儲存空間。
在這里“一致性(coherency)”是個問題,必須確保最新版本的數據是儲存在一個命中注定的位置上,其他任何可能導致不一致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數據毀損。支持原創,鄙視抄襲,請訪問《國際電子商情》網站www.esmchina.com
通 常如果你選用閃存做為儲存設備,然后因為方便使然,認為它應該要裝在一個采用磁盤
閃存是內存組件,把它拿來跟 DRAM 比較,閃存的性能超級可怕的好,而且成本大概只有二十分之一;這讓閃存很合理地適合做為DRAM與硬盤機之間的內存層,甚至不需要利用到它的永久儲存性。
實際上,你如果忽略閃存的永久儲存性,會發現它具備更有說服力的優點;當你不信任閃存能在系統斷電時仍能保存資料,就可以把它當作DRAM來看。此時DRAM數據管理算法已經被充分驗證,這里沒有什么一致性的問題,因為DRAM數據并不會被視為具備永久性,除非它是被寫入共享儲存設備中。
隨著時間推移,產業界對閃存的態度將會改變;未來處理器主板將會有兩種內存總線,一種是DRAM用,另一種是閃存用,而且后者將采用創新的閃存接口。上述兩種內存的管理,則會由文件系統與核心邏輯芯片組來執行,計算機用戶若想改善系統性能則會面臨更多選擇:是要升級DRAM、快閃內存還是其他東西?
以上的改變應該還要好幾年才會發生,盡管事實上英特爾(Intel)早在2010年就曾經提出過類似的方案;此外IBM與
隨著運算DRAM接口轉向一種更奇特的技術,很有可能未來推出的計算機將會采用無法升級的DRAM,而系統升級將僅限于在主板上增加閃存;在這種模式下,DRAM將開始扮演類似于處理器高速緩存的角色。
這種趨勢發展是非常合理的。市場研究機構Objective Analysis 在2011年發表的報告(PC用NAND閃存將如何蠶食DRAM地盤?)就發現,透過近300項測試基準,1美元價值的閃存能帶來的系統性能提升,遠高于同樣1美元價值的DRAM。以上的測試前提是系統需要滿足某個最小量的DRAM需求,大概在1~2GB之間、端看基準不同。
許 多數據中心的系統管理員已經發現到這一點,并且開始尋求將固態硬盤添加到系統中、好讓他們能縮減對DRAM需求的方法。在此同時,共享儲存設備與硬盤還是會繼續存在;硬盤能為爆炸的巨量數據需求提供最經濟實惠的儲存,而共享儲存設備則提供一致性的數據儲存空間,對虛擬化系統來說不可或缺。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