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蘋果公司、微軟、三星、谷歌等公司發布的最新款手機和平板電腦是一撥接著一撥,用眼花繚亂形容也不夸張。隨著各種電子設備花樣是越來越多,更新也是越來越快。比如一部手機,入手一年之后,拿出來和最新的產品一比較,無論是設計上還是功能上,可能都已經被全面超越,用不了多久就覺得需要更換了。
沒錯,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會換過幾部手機,升級過電腦。而除了這些消費類電子產品,像各種家電、汽車,也會面臨淘汰和更換。有媒體報道說,今后幾年,我國每年至少有1500萬臺家電和上千萬部手機進入淘汰期,每年報廢汽車將達400至600萬輛。而這些廢舊產品最終的歸宿,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許多廢舊電子產品最終成為電子垃圾,含有大量重金屬,如果處理不當勢必會污染環境。
下面我們就先了解一下我國目前所面臨的電子垃圾問題,究竟有多嚴峻。
“據中國家電協會統計,以8到10年的使用周期計算,我國一年電子產品的理論報銷量為電冰箱1500萬臺、空調近1000萬臺、洗衣機1800萬臺、電視機3500萬臺、電腦近3000萬臺,這五類舊家電一年就超過了1億臺。此外,我國每年生產的14億只電池中,回收利用的不足1%。
而根據2010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報告,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子垃圾生產國,每年生產超過230萬噸電子垃圾,僅次于美國的300萬噸;到2020年,我國的廢舊電腦將比2007年翻一番到兩番,廢棄手機將增長7倍。
可以說,面對如此大的報廢量,如果不能建立起科學有效的處理機制,污染問題將會非常嚴重。
主持人:我聽到這些數字時的感覺,和我使用電子產品時體會到的那種便利與時尚,真是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剛才短片中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廢舊電子產品的回收,目前的方法比較原始。那么生活中的你,是怎么來處理淘汰掉的手機、電腦的?我們隨機采訪了兩位用戶,來聽聽他們的說法吧。
主持人:看來如何處理舊的電子產品,這確實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困擾著我們。 年輕一些的朋友可能會把自己不用的電腦留給父母使用,但客觀上這也不過是權宜之計,因為終究還是要報廢的。
其實,早在2007年,我國就制定實施了《電子信息產品生產污染防治管理辦法》,明確提出,要對電子垃圾的管理建立多元化的廢舊電子回收體系和集中處理體系,實行分散回收、集中處理。對回收處理企業要實行市場化運作,國家在政策上給予鼓勵和支持。也就是說,我們身邊是存在專業的廢舊電子產品回收企業的,但是很顯然很多人并不知道它們的存在。這又是什么原因?下面我們來連線環球資訊廣播記者馮時,聽聽他的介紹。
記者:目前的電子垃圾回收處理市場,其實是專業電子垃圾處理企業和非正規電子垃圾處理企業之間的博弈。而專業的處理企業需要獲得相應資格,需要有符合環保要求的處理場所,需要投入和成本,這些都使得正規的符合環保要求的處理企業,難以和走街串巷的小販競爭;而另一方面,廢舊電子產品的擁有者,對于電子垃圾正規回收處理的意義和理念還缺乏認識,渠道也無從了解,需要加強相關的宣傳力度。
同時,我們目前在電子垃圾處理的整個鏈條上,各個環節難以形成聯動的合作,急需加強渠道、技術和資金方面的合作。國家應在法律政策、產業技術、公眾行為等方面加大宣傳和投入。我們應該應積極引導和扶持有條件的中心城市建立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和集散市場,實施電子廢物經營許可制度,規范收集和處理行為。在堅決取締個體加工處理廢舊家電的基礎上,做到有資質地分散回收、集中處理。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