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報導,日本科技大廠多年來怪罪日圓升值擠壓獲利,但上周夏普、Panasonic和Sony等公司公布巨額虧損的財報時,投資人幾已聽不到抱怨匯率的聲音,取而代之的是對策略錯誤的檢討。
Panasonic和夏普本年度凈損預估合計可能高達152億美元,兩家公司主管也向投資人坦承過去策略錯誤。夏普社長奧田隆司說:“我真的很抱歉。”
多年來,日本消費電子產品巨擘的投資有時太少、有時卻太多。日本制造商在1980年代打敗主導市場的美國制造商,日本企業大舉投資研究和發展部門,建造更新更好的工廠,讓美國業者刮目相看,視為長期價值策略的借鏡。
如今日本企業的支出早已被其它國家超越。自2000年起,全球最大電子業者三星的資本投資平均占營收的12%,是Panasonic 、Sony和夏普的2倍。而當日本企業投資時,往往投資在錯誤的領域,例如平面電視和太陽能板,就敗給成本較低的海外對手。
不過高盛銀行分析師渡邊崇說,日本消費電子巨頭仍有許多賺錢的事業,只要削減或縮小表現不佳的部門,就可望扭轉營運頹勢。
在日本大型消費電子巨擘中,百年老店夏普面臨的挑戰最為險峻,今年度凈損估達4,500億日圓(56億美元),去年凈負債遽增至息前、稅前和攤銷盈余的4.4倍,遠高于先前的1.7倍。
夏普和鴻海擱置3月達成的670億日圓投資協議后,夏普正透過削減人力和薪資、出售海外工廠和日本辦公室來籌措現金。
Panasonic預估本年度凈損達7,650億日圓,主因是減計稅務抵免和過去的投資;年度營收預測則下調10%至7.3兆日圓,營利預估近乎腰斬,降至1,400億日圓。
Sony上季因提列整頓支出,凈損150億日圓,但維持至明年3月底止的年度小幅凈利預測不變。Sony正跟隨Panasonic和夏普的腳步縮減電視制造部門,并專注于影像技術、電動游戲和智慧手機。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