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奇美的電視面板國內市占率第1,但分析師說,臺灣技術人員遭國內面板廠挖角,高世代面板生產線已陸續量產,若年底產能全開將沖擊臺廠,臺廠技術轉型已是必要之路。
商業周刊報導,由前奇美高階專業技術人員領軍,約200名員工被挖角,為國內華星光電效力,一旦3年后,國內采用自家面板廠生產面板八成的政策實施,臺灣面板廠優勢不再,現在臺、韓面板兩強局面轉換,將成國內與韓國面板廠競爭。
對此奇美表示,員工到國內發展,已是3年前舊事,群創光電、奇美、統寶光電合并后,新奇美人才充足,對競爭力有信心。
面板研究機構WitsView指出,奇美4月對國內6大電視品牌面板出貨131.5萬片、市占率32.6%,排名依然第1;樂金顯示器(LGD)以19.3%排名第2,友達、三星市占率分別為18.9%、12.4%,位居第3、第4。
奇美在國內電視面板市占率逾三成,加上友達合計約五成。
國際數據信息(IDC)資深研究經理徐美雯表示,相較于國內有彩電品牌,可消化面板產能,臺灣面板廠少了品牌就很難競爭,不要等到國內電視采用自家面板比重達八成,甚至今年底國內高世代面板廠產能就有機會全開,屆時臺灣面板廠將面臨壓力,因此只有技術升級一途。
徐美雯指出,友達與日本索尼合作,有助技術大幅提升,奇美關鍵在于內部整合,只要整合成功,國內面板廠帶來的沖擊可望降低。
她說,國內高世代面板廠包括京東方、華星光電、南京中電熊貓,華星光電今年1月大尺寸面板產出14萬片、2月14.5萬片、3月30萬片、4月40萬片,但先一步量產的京東方月產量已達200萬至400萬片,雖然與臺灣的奇美、友達單月產量900萬、1千萬片相差甚多,但增加速度很快。
她估計,國內電視面板一年需求約4000萬片,上述3家面板廠全產能約4500萬至4600萬片,已超過市場需求,臺灣面板廠幾乎沒有空間。
兩岸關系加溫,中國電子視像百煉成仙行業協會副會長白為民近年固定來臺,每次都帶來大禮,采購臺灣面板數十億美元已成每年的“6月大戲”,今年6月她仍將來臺,兩岸面板業的競爭態勢可望成為話題。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