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TCL在河南新鄉對外宣布,啟動其于1997年收購的彩電區域品牌“美樂”,年銷量目標50萬臺,要在三四級的城鎮彩電市場掘金。TCL多媒體副總裁、中國區銷售公司總經理楊斌表示,TCL將確保為美樂提供從產品研發到制造、從銷售到管理、從售后服務到品牌推廣等全方位支持。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美樂彩電十年后重出江湖的主要原因,是TCL擔心其華星光電8.5代液晶屏大規模量產后,面臨銷售不暢,液晶面板滯銷導致虧損加劇。啟動美樂品牌,可消化一部分華星光電液晶屏。
據了解,由TCL集團于2009年投資245億元、持股55%的8.5代面板廠——華星光電如今已進入規模量產階段,計劃2012年底將達到10萬片每月的設計產能,全年面板出貨量將達600-800萬片。但液晶面板行業2010年下半年始進入行業性深度虧損,包括韓國和臺灣液晶面板巨頭所有面板企業都陷入虧損。目前,韓國三星在蘇州、LGD在廣州,以及臺灣友達在昆山的三條8.5代線均已獲得國家發改委審批,但由于市場需求不振而紛紛延遲開工時間。與此同時,日韓企業紛紛開始對面板制造產業進行分離、改革。韓國三星、LG都加大了對液晶面板之后第三代顯示技術的OLED的投入。業內人士認為,以華星光電、京東方A為首的國內企業上馬并不算先進的高世代液晶線,其未來業績堪憂。
據媒體報道,去年虧損30億元的京東方A,其2010年11月投產的合肥6代線至今產能利用率仍未超過50%,生產的32英寸、26英寸液晶電視面板依然處于給國內電視廠商送樣檢測和試用階段,而京東方在北京的8代線面臨同樣命運。
此前,TCL集團相關負責人士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華星光電與其他液晶制造企業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本身擁有TCL作為終端市場來消化,TCL將消化華星光電一半的面板,其它一半主要面向國產廠商進行銷售。長期來看,盈利不存在問題。
而業內人士指出,華星光電、京東方等國產液晶面板在質量上與外資屏還有不小的差距。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中國區市場總監張兵表示,“國外特別是韓國面板廠商目前在LED背光、3D面板,以及4K*2K的超高清面板等領域完成了布局,并開發出很多新尺寸面板,而京東方目前面板尺寸還以32英寸、46英寸、55英寸等常規尺寸,在國內LED、3D電視快速普及時,國內面板需要在產品布局上繼續完善才可以。”
對此,中國電子商會一位秘書長直言,海信、創維、康佳、長虹等國產企業都有自己合作的面板廠,這些同行購買TCL8.5代液晶屏的量能有多大?TCL如何能跳出韓國、臺灣面板同行虧損的局面?此時TCL重啟“消失”十年的美樂電視品牌,消化8.5代線液晶屏,減少虧損的可能,則成為業績的普遍推測。
相關新聞:美樂電子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河南新鄉760廠,年產彩電最高達26萬臺。然而1997年的一場“質量風波”使美樂一夜之間迷失了方向。1997年,和TCL集團成立了“河南TCL—美樂電子有限公司”,共同生產和經營TCL王牌和美樂兩品牌彩電。從此“美樂”成為TCL在中原市場開發的跳板和彩電供應基地。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