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控面板市場正掀起單片玻璃觸控技術革新,繼勝華后,宸鴻也正為延伸新戰線做準備,投資單片觸控式玻璃(TOL)制程、預算逾新臺幣60億元購置的大批新型曝光,鍍膜機等正開始架設產線,預期2012年第2季底前正式投產,要以新制程及設備投資筑起高墻;設備商預估宸鴻單月產能將達40萬~60萬片,單片觸控式技術潮流勢必引爆競賽潮。
不過,22.4億元股本規模的宸鴻不斷以小搏大,即使觸控面板仍是目前最火熱產業,只是這樣豪睹難免對宸鴻投資人與債權人的壓力也不小。事實上,宸鴻2011全年預估資本支出預算不會超過200億元,上半年資本支出就達到101.7億元,第4季添購的資金主要為了TOL產線,這批設備預期將花費2億美元(約新臺幣60億元)。
宸鴻財務長劉詩亮指出,新制程TOL是未來趨勢,但與現有雙玻璃觸控產品的關係不會相互干擾,不同技術有其適當應用產品市場,TOL是提供客戶更多的選擇性,而非技術取代。目前市場客戶對TOL制程產品有高度興趣,內部計劃2012年第2季底前量產,初期客戶以中階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為主。
包含勝華、達虹、友達、奇美電等,皆有投入單片玻璃觸控的研發,然一般採用的單片玻璃技術多半採用大型母基板黃光制程曝光后,再做后段切割,強硬度表現較差,目前勝華的技術與量產速度超前,宏達電、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諾基亞(Nokia)等品牌都有導入,但仍以中低階觸控產品為主。
設備廠指出,目前黃光制程的玻璃板線路解析度要求不算太高,手指觸控感應膜布線技術也有一定水準,宸鴻所採用的是過去在LED、半導體制程常用的曝光機,雖然購制機臺人人會,但宸鴻搶時效卡位,要把重要客戶一把捉,相對滿身包伏的大面板廠而言,擴增單片玻璃觸控產線的速度快,手筆也大。
友達、奇美受到大尺寸產業景氣低迷,虧損龐大讓友達及奇美電在發展單片觸控更較保守以對,投入的資金也不如宸鴻,尤其大面板廠多半計劃要用3.5代等舊世代產線轉型,舊世代產曝光機也仍以大尺寸為主,要像宸鴻直接採用小尺寸強化玻璃做黃光制程,以現階段大面板廠財務狀況,投資手筆肯定不如宸鴻。
不過,宸鴻以小尺寸強化玻璃做觸控基板,未來也將面臨產出速度拖長的困境,尤其觸控產品週期切換快速,如何配合客戶產品設計速度是問題,初期在訂單規模量上也會面臨考驗。此外,宸鴻不斷設備擴充,挾著高成長產業及手握蘋果(Apple)客戶訂單,不斷向銀行借貸,更多次對外募集資金,以股本僅22.4億元規模廠商來說,高速擴張的風險也不禁令外界為宸鴻捏把冷汗。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