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Novaled公司在“2011年印刷電子器件封裝公開研究會”(2011年10月20日,主辦:可打印器件封裝研究會)上,就發光效率為60lm/W的有機EL照明器件的構造等發表演講。該有機EL的特點除發光效率高之外,還包括亮度減半壽命長達10萬小時(參閱本站報道)。此次開發的有機EL照明器件在構造上的特點是:為了提高光提取效率,在器件構造內部設置了稱為“NET-61”的內部光提取層,在光射出面的基板外側設置了微透鏡陣列(MLA)。據登臺演講的Novaled創始人、首席技術官Jan Blochwitz-Nimoth的演講資料介紹,陰極電極使用銀(Ag)層時,與沒有NET-61和MLA的情況相比,只設置NET-61可改善至1.4倍多,只追加MLA可改善至1.5倍多,而同時使用NET-61和MLA則改善到了約1.8倍。
此次開發的有機EL照明器件,其構造從基板一側起依次為ITO透明電極、藍色發光構造(發光層為熒光材料)的第一組件、重疊橘色發光層和綠色發光層的構造(發光層均為磷光材料)的第二組件、橘色發光構造(發光層為磷光材料)的第三組件,還有陰極電極。也就是說,重疊了三個發光組件。NET-61位于第三組件內,在將陰極側的電子傳輸層一分為二的間隔中設置NET-61。NET-61承擔著使朝向陰極側的光向基板側散射的作用。雖然現階段發光效率為60lm/W,但有提高至70~80lm/W的實力。
在2011年印刷器件封裝公開研究會上,除了Novaled公司之外,三菱化學OPV業務推進室統括部長山岡弘明也發表了有機器件相關演講,介紹了柔性有機薄膜太陽能電池。另外,還有涉及使用金屬墨的布線技術等的演講,大阪市立工業研究所理事中許昌美介紹了金屬納米粒子及墨水化開發的進展,大阪大學產業科學研究所教授菅沼克昭介紹了低溫布線技術。該研究會2010年在電子封裝學會內部成立。據印刷器件封裝研究會主任、東京大學教授染谷隆夫介紹,該研究會是首次舉辦公開研究會。
在封裝領域,利用印刷技術形成布線已成為現實,而許多觀點指出,以有機半導體器件等為中心推進研發的印刷電子,因尚存在幾個要研究的項目,其實用化尚需時間。據染谷介紹,通過將兩者結合起來,有望在技術上為印刷電子的實用化找到出路。此次公開研究會的內容就是在這種思路下決定的。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