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第二屆中國3D消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3D標準、產業鏈建設及3D健康等成為熱點關注議題。
3D電視亟需標準出臺
最近一年,3D電視的增長速度驚人。DisplaySearch的數據顯示,2010年3D電視全球出貨量達到320萬臺,預計2013年將超過2700萬臺。據韓國Displaybank發布的數據,2011年3D電視的全球市場規模將達28.16億美元。3D電視的火爆也帶動了消費電子領域朝3D方向發展,如3D投影、3D筆記本電腦、3D平板電腦及3D手機。但整體來看,目前3D內容、相關技術和標準等尚未完全成熟,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標準體系架構,產業發展仍處于初期階段。
因此,通過制定標準引領產業發展,進而占領制高點成為很多國家的戰略選擇,同時也有利于規范市場。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均制定了各自的3D產業綜合技術路線圖。例如,日本產經省在2010年已決定制定3D相關標準,并準備在全球普及,從而保持在國際競爭中的足夠話語權。
中國工信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所電子設備與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張素兵在演講中透露,中國自主制定的3D標準即將出臺,目前內容已基本成型,計劃年內完稿。長虹、松下等所有彩電企業都參加了制定工作。標準將對各類3D電視進行全方位的檢測和評價,包括3D圖像的真實感、清晰度、亮度差、左右眼的干擾、3D色度均衡性等。
康佳多媒體營銷事業部市場部副總經理廖黎明表示,目前不同品牌的電視要用不同的3D眼鏡,這是3D普及亟待解決的一個難題。
中國3D產業研究院首席分析師白世明認為,3D電視銷售不理想的原因并不是產品質量不好或宣傳不到位,而是產業鏈建設失衡的結果。終端顯示發展快,而內容制作、編解碼、內容存儲和傳輸的發展相對滯后。
健康是影響3D電視普及的重要因素
中國立體視像產業聯盟(C3D)的調查數據表明,73.7%的中國消費者未來3年內有購買3D產品意向。該聯盟3D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還顯示,雖然消費者對3D產品的認知度和滲透率在逐步提升,但是2011年以來速度開始減緩(見圖1)。消費者在選擇3D設備時,最看重的三個因素依次為產品質量、性價比和健康標準。消費者對3D健康的關注度從2010年8月的30.7%提高到2011年8月的57.4%,對3D健康知識的掌握度由2010年的35.3%提升到2011年的70.8%(見圖2)。
圖1 消費者對3D產品的認知度和滲透率
圖2 消費者對3D健康因素的關注度變化
C3D常務理事、中科院北京大恒醫療設備公司總工程師邱學軍透露,中國正在進行“立體顯示產品的舒適度與健康評價研究”,即將正式推出第一版3D健康標準階段研究成果。消除3D電視對人體的健康隱患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標準化規范。第一,3D內容的拍攝和制作,這也是影響3D觀看舒適性的最主要因素;第二,觀看3D的環境、位置、角度、距離等;第三,3D顯示產品本身、3D眼鏡的質量及3D攝像機技術。
在本屆論壇上,裸眼3D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超多維(SuperD)展出了裸眼3D筆記本電腦。該電腦基于第一代裸眼3D圖形圖像顯示芯片SPD2900GS,支持全高清分辨率格式,可對不同格式的3D內容進行動態調整,還可實現2D/3D共融,觀看圖像及視頻時以3D形式展現,而觀看文字時則以2D形式展現。東芝裸眼3D筆記本電腦也采用了超多維的3D圖形圖像芯片。該公司市場企劃宣傳經理陳先生表示,未來還將重點開發3D網絡視頻應用。
圖3 超多維(SuperD)的裸眼3D筆記本電腦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