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幾年來,長虹在“圍繞產業價值鏈的提升,向高附加值產業轉型”產業發展核心思想指導下,通過垂直整合挺進高端制造,大力實施核心技術能力培育,將產業發展與科技進步有機結合起來,成為創新型企業的代表之一�
幾年來,長虹在“圍繞產業價值鏈的提升,向高附加值產業轉型”產業發展核心思想指導下,通過垂直整合挺進高端制造,大力實施核心技術能力培育,將產業發展與科技進步有機結合起來,成為創新型企業的代表之一。目前,長虹已形成軍工、多媒體、家用電器、新興產業、零部件、海外、服�7個產業集團和佳華、國虹、置�3個事業部,實現了可持續良性發�
2011年,長虹提出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破1000億元�2015年銷售收入超�1500億元的“千億長虹”戰略目標,相信2011年將是長虹新一輪發展的起跑之年�
“三坐標”戰略夯實發展基�
近幾年,長虹以“三坐標戰略”為產業發展指導思想,沿著產業價值鏈、產業形態和商業模式3個維度進行企業的變革與發展,形成了“全產業鏈”模式的產業發展并進入高附加值領域�
銷售�600億元創新�
2010年,長虹繼續大力推進“龍騰”戰役競賽活動,積極把握“家電下鄉”、“節能惠民工程”、“家電以舊換新”等產業振興政策,銷售規模顯著增長�2010年,集團公司整體銷售規模突破600億元,達�615億元,同比增�30%,實現工業總產�548億元,同比增�27%,創歷史新高。公司各主要產品線在國內市場上的銷量取得大幅增長,液晶電視同比增�48%以上,等離子電視同比增長70%以上,空調銷量同比增�39.93%,冰箱銷量同比增�25.41%,冰箱壓縮機銷量突破2000萬臺,成為全球第二�
等離子電視市場第一
在產品開發方面,長虹成功推出全高清超薄網�3D電視�0.25千瓦時節能冰箱、自然生態馨35節能空調等產品,取得良好的市場表現。公司圍繞嵌入式系統、內容服務技術、新型顯示技術、智能控制與節能降耗、創新設計和工程技術打造核心能力,通過成果轉化實現對互聯網電視�3D電視、智能電視、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等產業的技術支撐�
2010年以來,公司通過采取有效應對措施,始終保持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增速,有效縮小與領先企業的市場份額差距,PDP�3D產品位列市場第一位,“龍騰”戰役取得階段性勝利�
產業升級引領行業發展
作為消費電子產品的提供商和服務商,長虹率先在技術上深入到核心關鍵領域,并將產業鏈向上游核心延伸,實現了以高科技為推動力的高附加值產業發展,具備了未來家電產品和市場的定義權和話語權�
在彩電產業,長虹擁有平板電視的核心技術———屏研發制造技術,形成了“面�+整機”的垂直整合產業布局,成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同時擁有包括新型等離子顯示屏、液晶屏及模組、OLED等多種高端顯示技術的企業�
在冰箱、空調領域,長虹實現了自主擁有核心技術———壓縮機研發制造技術,擁有“華�+美菱”的中國最強大的冰箱陣營,以及“長�+東元”的高效空調細分市場領軍者�
目前,長虹各大產業項目持續推進�2010�1月,虹歐等離子面板項目實現全面量產,產品月綜合良品率達到90%以上,單日最高產品綜合良品率達到97%,實現并保持與松下、三星同一水平;長虹與臺灣友達共同投資組建了長智光電,首期建設4條玻璃基板與背光模組組裝生產線,生產26英寸�55英寸液晶模組,年產能360萬片�2010�12�28日,華意壓縮�2100萬臺壓縮機下線,華意成功實現國內銷量第一、規模排名第一的目標,成為國內最大、國際第二的壓縮機企業�
多項關鍵技術行業唯一
長虹通過人才、資源等保障,大力建設和推進基礎研發,致力打造核心能力,依托“核高基”重大項目,發展高端技術持續研發能力�
長虹在新型平板顯示器件、數字電視、白色家電、移動數碼等領域進行有針對性的自主創新,形成了4大核心技術能�(基礎共性技術能�),即集成電路設計能力、嵌入式軟件設計能力、工業設計能力、工程技術能力。長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已獲得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等5部委聯合授予的“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成就獎”�
在集成電路設計方面,長虹自主定義的數字電視SoC(System-on-a-Chip)架構設計完成。在嵌入式軟件方面,公司自主設計和開發完成互聯網電視終端軟件解決方案,國內首家實現在線視頻和無線上網功能;搭建起基于移動SoC的技術開發平臺,自主開發的移動位置服�(LBS)終端進入行業市場。在工業設計能力方面,長虹已形成“自然交互”的UI設計理念,建立了UCD核心用戶數據庫。在工程技術能力方面,公司完成了PDP濾光膜設計及試制、高光材料中批量生產和上市,廢舊家電回收處理技術進入產業化應用階段�
2010年,作為國家核高基項目的長虹數字電視嵌入式系�(軒轅平臺)開發及產業化項目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軒轅平臺成為國內家電行業第一個完全自主研發的電視機終端軟件平臺�2011�3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宣布長虹數字家庭嵌入式軟件平臺———“軒轅平臺”、平板電視驅動芯片、SoC芯片作為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果,并參加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展。長虹軒轅平臺成為中國首個智能家電自主軟件�
在平板電視驅動芯片項目上,長虹將建立從設計、封裝、測試、系統驗證到整機應用的功率芯片完整產業鏈,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大力推動國產平板事業的發展,實現我國從電視制造大國向電視制造強國的轉變�
同時,公司開發的應用于新型大屏幕顯示面板模組的行列驅動芯片,將解決芯片的高低壓兼容、低功耗、可靠性等問題,至2011年,行列驅動芯片累計銷售200萬片以上�
此外,數字電視SoC芯片作為數字電視電路系統中附加值最高的部分,是“核高基”項目中高端通用芯片領域的重點支持方向之一。SOC芯片將為四川長虹自主開發的大屏幕新型顯示面板提供核心芯片的支撐�
在自身核心能力發展的同時,長虹還上升到國家及行業的標準研發層面,參與數字電視國家工程中心、閃聯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多個重大項目建設�
2010�1月,由長虹牽頭,包括長虹、中國電子標準化研究所在內�15家企業和科研院所,歷�5年制定的《數字接口內容保護系統技術規范�(簡稱UCPS標準)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頒布,并�3�1日正式實施�
綜合優勢確保持續發展
作為大型綜合企業,長虹通過內部的創新優化和改進,實現了科學先進的管理方式和運營方式,確保了可持續發展和高效運營,為企業持續良好發展提供了保障�
市場體系:具備完整渠道和模式
目前,長虹已形成了反應快速的“銷-�-�-供”體系,擁有遍布城鄉的營銷網絡和服務網絡。長虹制定了三、四級市場拓展策略,主要產業線協同實施。同時,長虹擁有IT分銷、大型家電連鎖和網絡銷售多種銷售渠道和模式�
運營體系:經營基礎更趨穩�
2010年,長虹圍繞“做精總部、做實SBU”的思路,完成了公司管理變革,形成了公司3級管控體系,成立7大產業集團和3大直屬事業部,充分激活了SBU的發展潛能。現在,長虹多媒體公司的運營資金周期已經縮短到了30天左右,平板電視一年資金周轉在12次以上,庫存周轉�6次以上�
在保持與提升長虹�3C融合領域的產業優勢和領先地位的同時,長虹持續改善了主要核心業務,銷售收入每年�30%的速度遞增�
管理體系:向國際化大公司邁�
�1999年全面啟動新的企業資源配置計�(ERP)以來,長虹在信息化方面的累計投入達到3億多元,形成了以ERP、PDM(產品數據管理)為核心的完整的家電制造業信息系統框架,涵蓋了產品研發設計、原材料采購、物流管理、財務管理等公司管理的全過程�
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長虹堅持“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營、統一管理”的總體策略,旗下子公司全面實現了核心信息系統平臺資源共享和基本管理制度統一,為企業的決策提供信息支持,提高了公司的運營管理效率�
財務管理:向高端化轉�
長虹通過信息化建設,打造財務共享中心。目前,長虹財務已實現化繁為簡,通過財務共享中心,財務結算程序已實現標準化、自動化與流程化。現在,子公司的日常財務結算完全被納入集團財務共享中心,供應商、采購商等外部財務往來已實現相應的成本降低與效率提升�
創新管理:專利量行業第一
長虹致力于從研發支撐體系、管理與制度體系、創新文化建設等方面構筑公司的創新體系,目前形成了以項目經理負責制為核心,以公司、產品線兩級研發體制為基礎,以外部和內部專家技術決策咨詢組織為支撐,以研發人員的績效管理和激勵為保障的創新體系�2008�7月,科技部、國資委等聯合授予長虹首批“創新型企業”。近兩年,長虹共申請專利1545件,長虹在“發明專利擁有量�50名企業”中排名�10位,在中國家電企業中排名第一�
人文管理:與員工共贏
長虹通過企業文化再造,倡行“員工滿意、顧客滿意、股東滿意”的�3個滿意”的企業宗旨和核心價值觀,以員工作為企業經營的利益價值鏈的起點,將員工滿意放在首位�2010年,長虹通過“龍騰”戰役等主題活動,從多方面促進員工職業技能、職業素養的提升。從一線工人到經營、研發人員,長虹為每個員工建立了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并在實現企業價值的同時,確保企業和員工共同發展和成長,最終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共贏�
按照“轉型升級、融合創新、提速發展、再上臺階”的總體指導思想,未�3年,長虹將充分把握公司發展戰略機遇期,不斷深化體制、機制變革,著力構建和完善以財務、戰略、經�3級管控中心為主體的管理架構,持續優化授權體系,有序實施決策前移、權力下放;深入推進服務業轉型和制造業升級,打造以消費電子、家用電器、IT通信等為主的幾大產業平臺。未�3年,公司將通過起跑、加速、沖�3個階段的發展,力爭到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破1000億元”的戰略目標�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