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蘋果(Apple)向美國專利商標局申請的專利中,未來推出的iPad可能采用兼具彩色LCD以及黑白電子紙顯示技術(hybrid e-ink-LCD)的觸控屏幕,使得未來元太的E Ink搭配TFT-LCD是否有機會打入蘋果供應鏈,引起市場關注。不過,法人認為,這份專利不會對任何電子紙廠商有實質(zhì)上的利多,因為這分專利的前提在于如果有這樣的顯示技術,要怎么判斷顯示內(nèi)容,來讓哪層顯示器顯示畫面,但對于要怎么解決顯示器的生產(chǎn)問題完全沒提,而這是實施自動轉(zhuǎn)換畫面技術的關鍵前提。
根據(jù)蘋果在申請文件中的描述,使用者可透過選單選項將全彩LCD屏幕的一部份或全部切換成黑白電子紙顯示模式。電子紙屏幕的優(yōu)點為可在陽光直接照射環(huán)境下閱讀。目前市場上所有采用電子紙顯示技術的電子書閱讀器皆未支持蘋果iBookstore電子書城。
康和研究部郭明錤認為,根據(jù)專利內(nèi)文提到的反射型顯示技術,當中提到的“Particle”,就是現(xiàn)在電泳式顯示器 (EPD;Electrophoretic Power Display) 的Power。目前EPD可量產(chǎn)的有三個技術,分別是元太的E Ink、友達的SiPix與Bridge Stone (與臺達電合作)的QR-LPD。
郭明錤指出,雖然專利提到的是切換顯示器技術這件事,但就專利中提到的顯示方法來看,最有機會做到的是SiPix。QR-LPD真空中粒子運動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元太要做到Particle左右移動,會受限于Microcapsule的結(jié)構(gòu),而如果把專利中提到的Conductor換成SiPix Microcup的Wall,會是最接近專利敘述中的反射型顯示器結(jié)構(gòu)。但是控制Particle這樣運動的困難度太高,所以在可見的未來,非常低的機會看到這種技術量產(chǎn)。
其次,假設反射型顯示器沒有問題,要怎么讓反射型顯示器與Video Display(專利中舉例是TFT-LCD or AMOLED) Bonding且不犧牲畫面質(zhì)量也是個問題。根據(jù)顯示器原理,一定是把反射型顯示器放在上面,但是這會大幅度降低Video Display的成像質(zhì)量。以現(xiàn)在的iOS裝置用的IPS面板規(guī)格要求亮度400 nits來說,未來的要求不一定會更高,但肯定不會更低,如果真這樣做,在最終同樣要顯示400 nits前提下,下層Video display的亮度一定要提升,但這會大幅度消耗電力,所以這樣的設計也會在系統(tǒng)端出現(xiàn)問題。
雖然市場關切元太是否因此打入蘋果供應鏈,但撇開蘋果的題材,元太今年第一季表現(xiàn)仍然搶眼,第一季合并營收達100.86億元(新臺幣),比上季增加4%,年增率101%。第二季進入淡季,預期單季合并營收季減10%,第三季將進入出貨旺季,加上FFS廣視角TFT面板可望被擴大導入智能型手機、平板計算機新機種,將恢復成長動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yè)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