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日,在開�9個多月后,TCL集團旗下液晶面板項目——華星光�8.5代線的主體廠房正式封頂。TCL集團高級副總裁、華星光電CEO賀成明告訴本報記者,“主體廠房封頂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個月。�
接下來華星光電將進入設備搬入和安裝調試階段。賀成明表示,“目前生產線所需設備99%已落定,150億元的設備采購已完成,馬上將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預計明�8月就會進入試生產階段。”如果按照這一進度,華星光電將成為國內第一條投產的8.5代線�
然而在三星、LGD等國外面板巨頭看來,華星光電等本土面板巨頭能否順利完成爬坡期才是關鍵。三星電子中國公司有關人士表示,“中國的面板企業以前缺乏高世代線的運作經驗,其技術人員也是從各企業招聘來的,所以關鍵是能夠快速掌握高世代線的量產技術,并順利完成爬坡期。�
的確如此,記者了解到,長虹是2006年底花了�1億美元收購了韓國等離子面板企業ORION的企業和技術人員,其虹歐等離子一期工程的主體廠房�2008年中期就實現了封頂,但是其等離子面板的爬坡期達到80%居然用了18個月的時間,今年1月才達到216萬片的設計產能�
長虹多媒體中國營銷中心有關人士表示,“虹歐等離子面板項目的爬坡經歷了太多的麻煩,顯示采購的設備出現了質量問題并因此處罰了一部分涉嫌采購受賄的人員,接著就是爬坡期的良品率從最初的不足50%提升�80%的確走了不少彎路,顯然這些也值得國內的液晶面板廠商借鑒。�
對此賀成明表示,“華星光電成立之初只有兩個人,外界普遍猜測我們能否做起來,然而我們最快解決了所需的資金,最快完成了主體廠房的建設,接下來我們也要證明我們能最快的完成爬坡期的考驗。�
華星光電執行副總裁、來自奇美的陳立宜表示,“到2012年大陸面板產能總面積的確可能過剩,但由于剛剛獲批的其中兩條生產線�7.5代線,在產品線是互補的關系。”他指出�8.5代線最佳切割尺寸是26�32英寸�46英寸以及55英寸,�7.5代線的最經濟切割尺寸�42英寸�
不過業界人士分析,雖然華星光電未來將基本上全部為TCL多媒體提供面板供應,但是2012年國�5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投產,液晶面板價格將大幅下降,那么華星光電等資產折舊的期限有可能要延長�
然而在國內高世代線建設的同時,夏普�10代線2010�10月已經投產,而三星與索尼也計劃明年開�11代線,而友達為了西進大陸投資也承諾2022年前要在臺灣地區投入巨資建設兩條11代線,這對華星光電是否意味著投產落后的問題呢?
賀成明表示,�10代或11代主要是切割65英寸的液晶電視面板,從目前來看這樣尺寸的電視面板成為主流是很難的,未來很長一段時�8.5代線都將是液晶電視面板的主要供應生產線,而面板巨頭繼續投資液晶面板正說明至少�2022年前液晶面板依然將是主要的顯示技術載體。�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