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國家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的指導下,“2018中國顯示學術會議”(英文名稱:2018 CHINA DISPLAY CONFERENCE)將于2018年9月19日-22日在中國河北省固安召開。
本次會議是兩年一次全國最大規模和最高水平的顯示學術交流大會,由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和中國物理學會液晶分會聯合主辦,維信諾和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承辦,上海舜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會議形式為大會報告、分組報告和張貼報告,并展示相關先進技術和產品。
作為國內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顯示學術交流盛會,大會旨在探討和交流前瞻性的顯示最新技術及發展趨勢,展示中國顯示產業最新學術成果。會議將邀請國內外著名顯示技術專家、學者演講,介紹顯示產業前沿的研究方向、技術動態及發展趨勢。
歡迎國內外從事顯示相關行業的科研、教學、工程技術、產品開發、技術推廣以及市場應用的同仁們踴躍投稿并參加大會。
一、征文范圍
2018 中國顯示學術會議覆蓋顯示科學和技術的各個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1.液晶顯示;2.有機發光二級管顯示;3.QLED顯示;4.Micro-LED顯示;5.激光顯示;6.柔性顯示;7.3D顯示;8.電泳顯示;9.其它顯示技術;10.觸控技術;11.顯示材料與器件;12.顯示電子學;13.顯示制造與設備/裝備;14.顯示測量與標準;15.顯示系統與應用;16.實用性視覺/人性因素;17.顯示產業分析及市場。
二、征文要求
1.稿件從未在國內外其它會議或公開出版物上發表過。
2.論文文稿請參照《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項》(見附件一)進行撰寫。
3.文稿由作者自行編寫摘要(200 字左右),論文標題和摘
要的中、英文對照,一同提交,請參照《論文摘要模板》(見附件二)。
4.文稿一律采用Microsoft Word 格式,以電子文檔提交。
5.文稿的提交以電子郵件附件的方式。
6.經會議程序委員會評審錄用的論文將編入《2018中國顯示學術會議論文集》,同時將推薦在《液晶與顯示》和《光電子技術》雜志上發表。
三、征文截止日期:2018 年7 月25日
四、會議網站
www.2018fpdchina.com(將于2017 年12月25 日開通。)
五、會議秘書處
1. 參會咨詢聯系人:
張女士
電話:13817480301
郵箱: stacyzhang@scilinksgroup.com
劉女士
電話:13426362051
郵箱: ninaliu@scilinksgroup.com
2. 論文征集聯系人:
張女士
電話:18621953610
郵箱: doriszhang@scilinksgroup.com
李先生
電話:18513557058
郵箱: lenlee@scilinksgroup.com
特別說明:“中國顯示學術會議”(英文名稱:CHINA DISPLAY CONFERENCE)原名為“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英文名稱: CHINA FPD CONFERENCE),面對日新月異的顯示技術和產業,為使會議覆蓋面更寬,定位更準確,奔著與時俱進的精神,從2018年開始正式更名為“中國顯示學術會議”。除名稱調整外,其他規則與原名稱會議一脈相承,維持不變。
附件一:《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項》
1.來稿要求主題突出, 論據充分, 內容新穎、 創新、實用。 來稿采用 A4 幅面, 5號宋體字體, 每頁 40 行, 每行大約 39個漢字, 來稿控制在6頁以內。
2. 標題(中、 英文對照):中文標題控制在 20個漢字以內, 英文標題最多為 400 個字符, 語意未盡可加副題名。題名應準確表達文章主題, 應含有該文的主要關鍵詞。 題名具有導讀功能和檢索價值。
3.作者姓名(中文、 漢語拼音對照):作者姓名漢語拼音的寫法為姓在前、名在后, 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寫, 名字的首字母大寫。
4.作者單位(中、 英文對照):作者單位需給出所有作者的工作單位全稱、所在省、 市及郵政編碼, 英文部分還應在郵編之后加上國別代碼“CHN”
5.摘要(中、 英文對照):摘要應能反映文章主要內容,應能給讀者關于文章內容的足夠信息。 論文和研究報告采用報道性文摘, 它包括研究的目的、 方法、 結果和結論;綜述采用指示性文摘, 指明文章的主題范圍, 并含有作者的觀點。有關論文的背景信息、 作者過去的研究及將來的計劃和工作意義都不應在摘要中出現。 中文摘要不超過 300 個漢字;英文摘要不超過 150 個單詞(含介詞), 不出現“It is reported, Extensive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 詞句。
6.關鍵詞(中、 英文對照3-8個):關鍵詞必須是能反映文章內容主要特征的實意詞。不要使用無特殊檢索意義、不能表征文章所屬學科專用概念的詞。 中文關鍵詞應使用中文全稱, 盡量不采用英語縮略語。 中、英文各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隔開。 在中、 英文關鍵詞的下方分別給出論文的中圖分類號與EEACC(或 PACC)。
7.聯系作者:在正文首頁下方, 給出第一作者或聯系人的E-mail。
8.插圖與表格:應安排在文中的相應位置, 圖表均應清晰可辨。 圖題、 表題需中、 英文對照, 圖、表內的中文詞均改為英文, 插圖控制在 10 幅以內。
9.參考文獻:按文中引用次序排列(引用處應加上角碼([ ]),按 GB/T7714-2005著錄, 順序為:
a.期刊:作者.篇名(文題) [ J] .期刊名稱, 出版年;卷號(期號):起止頁
b.專著:作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頁
c.會議錄、論文集:作者.文題[C].文集編者. 會議錄或論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
d.學位論文:作者.文題[D] . 學位授予單位,編號或縮微制品序號,年份
文獻中作者項:姓在前、名在后,去縮寫點; 3 人以下應全列出, 4人以上則只列出 3 人后再加上 “ 等” (et al. )。
示例:
[ 1]韓軍, 柴長春, 楊銀堂, 等. 存在界面陷阱的 n 溝 6H-SiC MOSFET 溫度特性研究[J] . 固體電子學研究與進展, 2004, 24 (3): 275- 280.
[ 2]Wang Sanwu, Dhar S, Wang Shurui, et al. Bonding at the SiC -Si02 Interface and Effects of Nitrogen and Hvdrogen[J]. Physics Review Letters, 2007, 98 (026101): 1-4.
附件二:《論文摘要模板》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