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第10屆中國國際顯示大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彭紅兵代表平板顯示產業主管部門領導從目前產業的基本現狀、未來的發展趨勢、近期產業發展的動向三部分作了關于中國平板顯示產業發展趨勢和最新政策的解讀。
一、目前產業的基本現狀
中國平板顯示產業經過十幾年的艱難發展,也經過非常痛苦的轉型,2014年取得了比較長足的發展。在市場快速變化中,中國顯示產業在全行業共同努力下,包括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十幾年來取得了快速的發展。總結過去發展的經驗和教訓,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從更長遠的角度看也存在著很多不足。因此,工信部也在考慮進行戰略調整,包括政策方面的調整,來推動這個產業的發展和轉型升級。
中國平板顯示產業近年來得到快速的增長,從去年產業總體規模突破了1000億。特別在很龐大的CRT產業快速被新型的顯示替代之后,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努力,實現了平穩的增長,到去年平板顯示產業突破了1000億,增長幅度達到44.6%。同時,在產業規模快速擴大的同時,經濟效益方面取得了更加突出的成績,幾大主要的企業,包括華星光電、京東方、天馬等,取得的成績很令人欣慰。2014年前8月份產業規模已超千億元。
目前,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在一些重點地區集聚的情況逐步形成,主要包括北京、長三角、珠三角,這也是傳統的幾大產業集聚區。近幾年在成都、重慶以及湖北、安徽合肥,形成了中西部集聚區,一些新技術在這些地區得到了快速發展,有一些生產線開始爬坡,還有一些正在建設中。預計,一些新的產線也將在近期、年底或明年初會陸續投產。
近幾年來,中國平板顯示產業整體的綜合競爭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截止到2013年底,大陸液晶面板全球市場占有率突破了10%,達到11%。在今年前8個月,面板的貿易逆差是76億美元,整個逆差同比減少了20%。在貿易逆差里面,中國平板顯示產業逐年在下降,他相信在未來幾年內下降的幅度還會更快一些,主要是國內還有一些新技術方面的生產線陸續投產和滿產,貿易逆差還會繼續下降。
同時,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在本土化配套方面也取得積極的進展。在面板方面,主要是在電視用的面板方面,今年1—8月份自給率提升至48%,預計到年底有望突破50%。他表示,“這也是我們業內大家共同奮斗的目標,可能幾年前談論這個目標的時候,大家可能還比較懷疑。因為畢竟當初我們和全球從規模、技術各個角度講,大家有很多的疑問。但通過這些年大家共同的努力,這個目標我們已經很接近,甚至達到了。本地化配套的產業近幾年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包括日本的企業都開始在國內布局,給國內的企業提供近距離的配套服務,這也是對產業今后發展的自主、安全可控提供非常好的支撐。所以在此對來自全球各地的企業,對中國平板產業發展的支持表示感謝。新產線建設項目進展得非常順利,這里列出了目前正在建設的產線情況,基本都是按照預定的建設進度來推動的,這里面大家可以看到包括一些新技術產品的產線建設也非常順利,包括Oxide的生產線建設也非常順利,這些都是未來市場競爭戰略制高點的技術,在大陸境內發展得非常良好。”
“在新技術導入和應用方面,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和國際的主流技術,包括市場基本同步,包括大尺寸和超高分辨率的,包括一些曲面的產品,包括高解析度的產品,在這方面整體進展非常良好。”他介紹。“技術創新方面,比如AMOLED,華星光電已經推出了31寸的AMOLED產品,京東方55寸的AMOLED產品。知識產權領域,包括標準領域,在國內也取得了一些進步。在各項標準化工作方面取得了相應的成果,這里面不再一一展開了,取得了若干階段性的成果。”
二、未來的發展趨勢
整體的產業重心轉移是大勢所趨,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也是最大的用戶市場。2013年中國在一些整機產品方面,如電視機達到了1.3億,包括筆記本桌面產品3.4億,手機終端等產品達到數以十億計的規模。他表示,“在產業規模和市場需求的多重作用下,未來產業重心的轉移是大勢所趨,所以也希望今天參會的同仁們更多地關注到這點,在未來企業發展的策略和戰略上的考慮,應該更多地把重心順勢而為,結合大陸產業發展的需求,更多地參與其中。”
他介紹,“在市場供需方面也有發生一些變化,大家可能更多地關注產能和市場需求方面,更多地考慮到企業的發展。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的經濟復蘇沒有大家預期地那么好,持續低迷的狀態可能還會持續下來。回過頭來,對消費電子的需求,短期內不會發生大的變化,同時更多新增的產能,這些年主要集中在大陸。2013年我們了解到的情況,全球在平板方面的投資,主要是對設備和材料的采購,70%來自于大陸。從這個角度來說,大陸今后在面板方面的投資可能對全球的市場格局和影響力度是非常大的。這是供需方面大家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如果在供應端發展得過快,供需發生了非常大的差異的話,可能對整個產業的格局造成的影響會是負面的。在細分市場化方面,包括今年1—10月份的統計,中小市場發展得快于大尺寸的市場。尤其是移動互聯,包括各種商業模式的變化帶來的移動互聯的需求,也使得中小尺寸的發展快于大尺寸,小尺寸的增長超過了20%,大尺寸的增長是個位數,增長得非常緩慢。”
同時,在技術進步方面,他認為,產品的競爭力提升也是順勢而為的,包括3D、高分辨率的需求之后,未來競爭力的核心,我們稱之為擴大色彩表現范圍,就是追求更高的色彩還原。新技術主要是結合半導體工藝的技術進步,包括量子點、MEMS等方面,可能會使得TFT的技術更多地完成希望實現的目標,包括這次在中國召開APEC會議上提到環境的約束,對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環保方面,包括企業對環境保護的形象,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等等,對產業發展都提出了新的挑戰。
三、產業發展動向
大會上,彭副司長例舉了生產線建設方面和投資方面的信息。他表示,“未來發展可能會進入到一個新的投資熱潮中,顯現出遍地開花的局面。在投資規模方面,隨著大家的投資熱情,未來幾年,至少在2016年之前,在平板方面的投資還會持續增長。這里面更多的會集中在一些新技術方面的投資。中國在近期或不遠的將來一定是全球平板顯示關注的熱點地區。”
在談到投資的問題,他表示,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存在產業投資的盲目性,也存在諸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區域分散、投資主體分散。他介紹,“在韓國、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在平板顯示行業里,參與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幾家,而大陸卻分布很多地方,也有很多企業參與,我們整體的企業規模還是偏小,整體的競爭力還是偏弱。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存在區域分散、投資主體分散的問題,由此帶來的企業綜合創新能力、產業建設的整體布局滯后,這是我們未來要解決的問題。”
“也許我們五年前討論的是從無到有,現在討論的就應該是如何提高發展的質量,包括提高企業的效率,如何提高我們的綜合競爭力。我們要推動主體,包括區域的集聚,這種格局還沒有形成。中國的經濟發展,它的基本規律都是從小、從散到逐步集中,我想平板顯示也是這種情況。但是我們這個產業的特點,跟其他行業又不完全一樣,技術進步非常快,投入力度非常大,轉型的壓力也非常大。所以我們希望推動主體和區域集聚的步伐越快越好。”他表示。
他也認為,“在整體的產業鏈配套方面,我們雖然取得了一些進步,但還是很不理想。為產業提供服務支撐,這種效果還不夠明顯。如果一個產業的上游配套,在本地化沒有達到30%—50%,我個人認為這個產業是極不安全的,它會受到來自于各個方面的挑戰。在政策方面,我們根據行業發展的需要陸續出臺了一些政策,從《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到我們最近對外發布的《2014—2016年新型顯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這些都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圍繞前面提到的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他認為,“未來可能要在政策導向方面聚焦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要推動產業的集聚,要把我們的資源充分有效地利用好,防范盲目建設、盲目投資,為全球市場更健康有序地發展提供產業支撐,不能在現有發展良好的氛圍下形成一種新的分散。必須要合理、科學地布局,引導集聚式發展。第二要注重創新,這是老生常談,我不再過多地闡述。除了企業創新之外,還要推動產業鏈的聯合創新。很多企業提出來如何支持上下游的創新,新技術發展有的是來自于上游的材料、裝備等,包括本身的工藝,甚至包括下游的應用創新,我們要去做聯合創新,包括創新成果共享。我們要更多地把行業資源用好,提高它的成效。第三是產業鏈建設,產業鏈的配套支撐體系不完備造成產業鏈非常大的風險,五年前產業規模很小的時候,一百億、兩百億的時候,它的影響力是很有限的。但產業鏈達到上千億的時候,如果沒有有效、可靠的配套支撐體系,這個產業是極不安全的。所以下一步我們把工作的重心更多地放在支持配套產業鏈建設。”
最后他希望希望參會的各位企業家,包括來自日本、韓國、歐洲等朋友更多地關注到我們未來的工作重點,希望更多地參與大陸配套產業這方面的建設,并以以市場為導向,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和發展環境,鼓勵相應的,包括金融機構和行業組織在這個產業發展中發揮更好的作用。對于可能出現的盲目投資,國家也會通過一些市場化的做法,對金融的投資監管,包括在政策方面實施一些差異化的政策來引導或防范盲目的投資,營造一個良性發展的氛圍,這個也是中國在未來一段時期內要在政策、措施方面,為產業鏈發展保駕護航所做出的努力。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