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度�25微米、色彩艷麗、可以被卷起彎曲甚至對折,壽命超�5000小時……今�7月,北京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維信諾公司)研制出的國內第一�4.6英寸基于低溫多晶硅技術的全彩柔性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二極管(AMOLED)顯示屏樣品,吸引了業內專家關注的目光。據了解,這個顯示屏樣品中包含了維信諾公司的2件專利,其技術的應用有效解決了薄膜封裝難題,是我國柔性顯示核心技術的一大關鍵性進展�
實際上,這款備受關注�4.6英寸全彩柔性AMOLED顯示屏只是維信諾公司眾多技術創新成果中的一個。靠自主創新崛起的維信諾公司為何能夠站在世界有機發光二級管(OLED)領域的最前沿?通過掌握高含金量的專利帶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維信諾公司的成功又給高科技企業帶來了哪些啟示?
知識產權:企業發展利�
基于清華大學的OLED技術于2001年成立的維信諾公司,是一家集OLED自主研發、規模生甀市場銷售于一體的高科技企業。自成立伊始,堅持自主創新、科技為本的維信諾公司便創造了國內多個“第一”:2002年,發布第一塊OLED彩色顯示屏;2008年,建成第一條OLED大規模生產線;過去的兩年中,維信諾公司的被動式有機電激發光二極管(PMOLED)產品出貨量則始終排名全球首位。截至目前,維信諾公司生產的PMOLED產品已經占據整個國際市場的30%以上�
“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和標準國際化”是維信諾公司運營理念的真實寫照。據統計,從成立至今,維信諾公司已提交了800余件國內外專利申請,其中600余件為發明專利申請。談起維信諾公司在知識產權方面的布局,維信諾公司研發中心總經理黃秀頎介紹說:“從知識產權的角度來講,提交專利申請既是為了保護企業的技術成果不被侵害,也是為了給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供價值體現。實際上,知識產權與企業發展的各個方面都息息相關。”據介紹,維信諾公司的每一款產品中都包含了許多創新成果,而各項技術都需要運用專利手段進行保護。“技術專利化,為維信諾公司的產品提供了更全面的保護和更高端的價值。”黃秀頎說�
在維信諾公司的理念中,完成技術創新到產品應用的主體是企業,所以能夠完成標準與技術的融合的主體也應當是企業。據黃秀頎介紹,通過多年努力,目前維信諾公司實現了以企業為主體開展標準制定工作,不斷推進標準和技術的融合。同時,參與標準制定工作也為企業的技術創新提供了更大的平臺,可以有效推動技術研發的深度和廣度�
2002年時,現任維信諾公司首席科學家的邱勇代表我國首次參與了國際OLED標準制定,并被推選為“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件光學和光電參數測試方法”(IEC62341-6-1)這一OLED國際標準的負責人。“能夠在產業發展之初即參與OLED標準化起始階段的工作,并負責關鍵標準制定,對OLED產品在研發階段就與國際標準接軌非常有利,并可采取積極主動的技術標準戰略,提升我國在OLED領域的國際競爭力。”黃秀頎自豪地說�
戰略實施:深入企業靈�
和許多創新型企業相比,維信諾公司在成立之初即組建了知識產權部門,負責知識產權相關工作。企業的首席科學家親自督導知識產權工作,并由技術、市場、知識產權和法務等部門的負責人組成知識產權領導小組,結合企業的發展戰略制定并推行知識產權競爭戰略�
“我們不是發展到一定階段后,才把知識產權放在公司的戰略高度來布局的。實際上,從企業創立伊始我們就開始嘗試制定企業的知識產權戰略,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逐步建立了將專利、標準和技術秘密等融為一體的知識產權體系。”黃秀頎告訴本報記者,目前,維信諾公司打造了專利、標準管理機制,推行知識產權與研發和產業工作的無縫鏈接,知識產權工作貫穿于技術預研、開發、量產導入的全過程,并針對核心創新成果重點建設國內外“專利家族”體系�
依托于這樣的體系,維信諾公司的創新成果近年來屢有斬獲�2008年,維信諾公司和清華大學的“有機發光顯示和照明技術”被授予第六屆中國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和發明者協會國際聯合會(IFIA)最佳發明獎;維信諾公司和清華大學共同作為專利權人的專利則分別于2010年和2011年獲得了“中國專利金獎”和“北京市發明專利一等獎”。此外,清華大學和維信諾公司共同申報的“有機發光顯示OLED材料、器件與工藝集成技術和應用”項目還獲得�2011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目前,維信諾公司已經基本具備在OLED領域與業內同行進行相關專利交叉許可的能力,可以應對未來產業競爭中潛在的知識產權風險。”黃秀頎說,維信諾公司目前持有的專利中,發明專利占比超過七成,這在大部分企業中是不多見的。同時,維信諾公司也非常重視持有專利數量和質量之間的良好平衡。“近年來,陸續有國內企業因為不注重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從而蒙受巨大損�, 這也使得國內企業對知識產權工作越來越重視。”黃秀頎表示,“對于維信諾公司來講,我們充分理解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性和長期性,未來也必將更加堅定的推進知識產權戰略的布局。�
通過自身多年來的工作經驗,黃秀頎認為,企業對知識產權工作投入的力度和推動的范圍,要取決于企業的自身狀況和經營目標。“知識產權對于企業來講,要提高到戰略的角度來考慮和布局。只有持續創新、掌握核心專利,進而參與標準制定,才能在全球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黃秀頎說。(新聞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