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團隊依托柔性觸屏領域國際領先技術,成為佛山市去年年底引進的十二個市級創新科研團隊之一
手機屏可折疊、彎曲,甚至可以粘貼在衣服上,這種可以隨人體曲線而調整弧度的電子產品,一年半后可能在南海實現量產�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柔性觸摸屏在手�、物聯網、可穿戴式設備上的運用,或許將帶來一場消費體驗的新革�。這種尖端技術是誰帶到了南海?這是一個由中國和韓國研究者組成的團隊,他們依托在柔性觸屏領域中的國際領先技�,成為佛山市去年年底引進的十二個市級創新科研團隊之一。近日,記者采訪了項目核心成員黃良輝博��
專業
堅持研究
高導電材�
黃良輝大學本科專業是印刷工程,博士學的是制漿造紙工程,但在學習過程中一直堅持從事材料方面的研究。他選擇博士論文方向為超疏水及高導電雙功能植物纖維材料的研究與制備,后來在美國傳統工科名�——佐治亞理工學院留學期間,一直研究高導電纖維材料及微型傳感器。在不斷的摸索中,黃良輝聯想�,高導電材料既然可以在植物纖維材料上�,為何不能可以在薄膜上做��
2009年,印刷電子在全球熱起來,當時黃良輝研究的領域正好是電子印刷�
“創業的想法早就有�,我覺得人應該主動迎接挑戰,而產業化最能體現科研的價值�”2011�,黃良輝曾到珠三角某科技公司創業,但很快發現合作對象對項目的定位不同,且理念相距太大,這次合作以失敗告��
創業
組建團隊開發柔性觸摸屏
2012�,從事納米導電材料研究的武漢紡織大學副教授黃良輝在與同事周虎博士的交流中,雙方決定共同組建實驗室,研發納米導電材料及柔性觸摸屏技�,這也是此后黃良輝所在團隊在南海創業的開��
2013�,黃良輝到南海九江鎮掛職科技副鎮�。他發現,佛山有較完善的上下游配套和創業環境,比國內很多城市優越�
在掛職九江鎮科技副鎮長期�,黃良輝經常向企業家請教,也更堅定了自己創業的想法�“本土企業很多專注于傳統產業,對科技缺乏足夠的敏感�,也沒有真正意識到科技對企業生產力的推動作用有多大。我想以自己的行動證明,什么樣的企業才算是真正的高科技企業�”黃良輝說,科技創新是中國未來的發展之路,認準了方向就一定要嘗試,要挑戰自我�
黃良輝決定將實驗室搬到南�,他的合作對象周虎是中科院化學所博士,曾先后在復旦大�、韓國公州國立大學讀博士后。周虎專注于高導電透明納米銀墨水的開發與印刷研究。與黃良輝的專業背景一�,這些是柔性觸摸屏開發過程中的關鍵技術�
周虎在韓國的導師金相澔教授是納米電子材料領域的專�。在周虎的游說下,金相澔也加入了創業團隊。三人商定由金相澔擔任項目的負責人和總工程師,而黃、周分別擔任總經理和研發經理。截至項目申報時,該團隊成員已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儲備,擁有3項國際專��27項美國專�、超�20個韓國專利及7項中國專�。同�,該團隊�“高導電透明銀納米墨水及新一代柔性觸摸屏產業�”項目成功申報佛山市科技創新團隊資助項目。而對于黃良輝來說,創業的序幕拉開��
發展
引進配套資金批量生�
這些年,黃良輝注意到,國內有很多學科帶頭人成功獲得了很多項目,并且很好地完成了項目,發表了很多論文和專利,并取得了諸�“填補國內空白,技術國際一�”的科技成果,但最終很多沒有很好地實現科技產業轉化�
“組團創業要實現產業轉化和工程創新�”黃良輝認為,一個科研領軍人應該選準一個有發展前景和價值的方向,然后選擇合適的人去組建團隊,努力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今年是黃良輝所在團隊創業的關鍵時期,之前已完成了企業注冊,成立了廣東南海啟明光大科技有限公司,并在佛山高新區租賃了一間近三千平方米的獨棟廠房�
“我們不拒絕合適的投資��”黃良輝稱,憑著市里區里的科技扶持資金800萬元加上部分自有資金,項目投產完全沒有問�,而且團隊的技術已經達到可以產業化的層�,其中電子產品的配套材料在年底就可生產出來。但團隊考慮更多的是配套最先進的生產設備、搶在最短時間內實現批量生產,這就需要強大的資金做后�。團隊目前正與幾家投資公司洽�,考慮引進最合適的配套資��
從廠房到生產線安裝、試�、產業化到持續的研發創新,該項目的主要環節都將在南海進行�“這個過程將要花費一年半左右,但在這之�,可能是我們在南海改變觸摸屏世界的開始�”黃良輝說�
關注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