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研究機構DigiTimes、Strategy Analytics相繼發布了2013年第一季度中國手機市場的研究報告。報告顯示,隨著智能手機逐漸超越功能手機成為手機市場銷售的主流,以“物美價廉”為優勢的國產品牌在規模上成功實現了對國內手機市場的“控盤”。在兩家不同公司的調研報告中,智能手機市場的前五名中除了三星之外的前四名位置都被國產手機廠商占據,市場前十中國產廠商更是占據了七個席位,國產品牌手機的市場份額之和也攀升到了70%以上,繁榮景象前所未見。
“中華酷聯”內部爭奪激烈
DigiTimes的研究數據顯示,今年1-3月,我國手機銷量總數為9054萬臺,其中個智能手機的銷量為7528萬臺,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市場主流。
而在智能手機實現對手機市場全面控盤的同時,國產手機廠商也在完成市場格局的變化。統計數據顯示,市場占有率方面,除了三星以17.3%的占有率仍然保持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的位置之外,市場前五位的另外四個位置都被國產廠商所占據,其中聯想以13.1%的市場份額緊跟其后,后續的酷派、華為等的市占率也超過了10%。不僅如此,在整個智能手機市場國內的前10排名中,除了三星、蘋果、HTC三個國際性品牌之外,其他七家都是地地道道的國產廠商,其份額的總和也超過了70%以上。
但另一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調研結合和Digitimes的有所不同,其數據顯示,第一季度,中國市場智能手機總銷量僅為6740萬部,和Digitimes的統計相比少了700多萬臺,但即使如此,中國一季度的智能手機銷量仍然占據了全球的32%以上,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市場。在市場份額排名上,Strategy Analytics的報告顯示,今年1-3月,三星排名市場第一,“中華酷聯”仍然牢牢地占據了第二到第五的位置,蘋果只能排在第六。另外一家市場研究公司賽諾的最新4月份數據則顯示,在當月,酷派的3G智能手機銷量超過了聯想、華為排到了國內第二的位置。對于這種不同研究報告的廠商排位之間存在的差異,戰國策分析師楊群表示,由于采樣數量和信息渠道的不同,有些微的偏差屬于正常,“這恰恰反映出了目前以‘中華酷聯’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廠商的內部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這對于消費者來說未必不是好消息。”
索尼慘跌出市場前二十
和國產品牌的“如日中天”相比,洋品牌如今在中國手機市場上的表現可就不怎么樣了,除了三星、蘋果能夠進入前十之外,摩托羅拉、LG、諾基亞、索尼等曾經在中國手機市場上呼風喚雨的品牌如今的日子實在有些難過。
根據賽諾發布的國內手機四月份的統計報告顯示,在3G手機市場,昔日老大諾基亞的市場份額僅為1.7%,銷量不過41.6萬臺,市場排名僅為第13位,天語、步步高、OPPO、金立等國產廠商都在其之上。更加凄慘的是日系品牌索尼移動,賽諾報告4月份對3G手機銷量的前二十名統計數據,根本就找不到它的名字,即使是在3G+2G的聯合銷量統計表,索尼移動也只能排在可憐的第26位,月銷量不過12萬多臺,市場份額僅為0.4%,和TCL、康佳、波導、德賽、奧克斯等國產品牌相比,索尼也無法匹敵。對此,楊群表示,雖然不少國產品牌在一些城市的競爭力不強,但功能機時代積累下來的渠道優勢導致它們在二、三線城市市場仍然有不小的生存空間。“但是索尼這樣的洋品牌則不同,渠道能力不如國產品牌,運營商關系和定制響應能力不如中華酷聯,品牌號召力如今又無法和三星、蘋果甚至HTC相提并論,因此未來的前景可以說相當的不妙。”
情況相類似的還有LG,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的報告數據顯示,其今年一季度三個月內的智能手機銷量總共也不過10萬部,僅占市場0.1%的份額,缺乏叫得響的新品,也沒有強有力的營銷行動,更無法獲得運營商的支持,越來越多的洋品牌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風云變幻中開始陷入“三失青年”(失品牌、失渠道、失銷量)的困境。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