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三星、TCL、松下、索尼、海信等中外平板電視產業巨頭,紛紛發力4K電視、智能電視的浪潮之下,一直在中國市場遭遇節節敗退的LG電子,卻要“獨樹一幟”,力推OLED電視。
LG電子,這到底是“搶先布局”,還是“孤注一擲”,或是戰略敗局的“最后一博”?答案并不復雜。
面對OLED電視不足20%的良品性,以及由此帶來的高昂市場售價,LG電子單方面強推OLED電視的最終商業目的,是希望能夠趕在OLED電視市場需求爆發前搶奪商業先機,最終實現在未來市場的再次崛起。
可惜,事與愿違。以LG電子一家之力,以及微弱的市場和品牌影響力,顯然很難實現OLED大規模化生產下的市場快速普及。OLED電視的普及,必須要有足夠多企業的共同參與推動,才能實現更好的商業利益。
更為重要的,LG電子在OLED電視上并不具備唯一的技術壟斷性優勢,如果這一產品遲遲得不到三星、索尼、TCL等中外企業的響應和推動,顯然會將LG電子拖入新的尷尬境地之中。
如果LG電子用一場商業豪賭,換來的只是深不見底的商業黑洞,最終將LG電子在遭遇手機業務虧損巨虧后,再度陷入電視業務上的虧損黑洞。事實上,當前的商業環境和市場競爭,留給LG電子進行“自我進化”、“自我革新”的空間已經非常弱小。
OLED的強推背后,是LG電子已經沒有再度“后退的空間”和“失敗的余地”。
技術的歸技術、創新的歸創新,產品的歸產品。對于消費者來說,最尖端的技術創新并不代表最強大的市場推廣和最舒適的使用體驗。同樣,對于當前的平板電視市場來說,相對于液晶電視,3D電視,盡管OLED電視顯示技術實現了新的升級,但是由于目前普及存在的低良品率、高市場售價,高成本等問題,并不能在市場上獲得廣泛的青睞。
此前,索尼、松下、東芝等日本企業已經放棄OLED,轉戰4K超高清電視。同樣,三星電子在今年的中國三星論壇上,也沒有發布任何OLED產品的信息。中國的眾多彩電巨頭,同樣也將競爭點聚焦智能電視。
這意味著,OLED電視的推廣銷售,只是LG電子的“獨角戲”,更是一條沒有回頭路的“危險游戲”。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