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智能手機持續成長,逐步侵蝕傳統Feature Phone市場。工研院IEK預估,智能手機將從2012年的6.5億,成長至2016年的12.8億,并在2015年超越傳統Feature Phone的市占率。那么,下一個智能手機的新突破以及硬件的價值,會是什么呢?
談到硬件的價值,高通業務拓展全球副總裁暨高通風險投資中國區總經理沈勁認為:「手機是消費性電子中最復雜的裝置,未來手機硬件創新空間還會有更多,也更具有價值。」其中,沈勁提到一個觀點「手機中心論」,也就是手機會變成人們生活重心,其他硬件則是圍繞手機創造的,再來是智能電視、智能汽車、智能醫療相關浪潮。
由此,我們可以推測,下一個智能手機的新突破,將會是硬件微創的新時代。我們可以發現,iPhone 5主打的特色與功能,許多競爭者產品都已具備,間接反應了智能型手機功能規格漸趨成熟的情況。雖然iPhone 5沒有給我們太多驚喜,但若能仔細端倪,卻也能夠隱隱發現沈勁說得這一股硬件微創新的潮流。
對此,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通訊研究部經理王英裕也指出,由于智能型手機功能規格漸趨成熟,智能手機未來發展重點會朝向特殊規格和尺寸以及許多「比較小」(也就是硬件微創新)的部份去研發。他以iPhone 5舉例,從采用In-cell觸控面板,較傳統觸控面板更為輕薄,且觸控靈敏度更高;藍寶石相機鏡頭與覆晶技術(Flip Chip)封裝的鏡頭模塊;改用Nano-SIM Card與8-Pin Lighting Dock Connector傳輸埠;都可以看出未來智能手機的差異化會朝向硬件微創新的方向發展。
王英裕說明,現在智能手機市場競爭壓力漸大,手機產品界線以及差異化越來越難以作到,同質化也相當嚴重,因此要擴大市場,就必須從特殊的規格與尺寸來著手。他強調:「不論多小的改變,對Apple來說,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設計意義。因此,對硬件商們來說,從小地方找突破的時代到了。」看來,過去處理器效能、相機畫素、屏幕大小這些硬件規格,已經差不多拼到了一個瓶頸,未來將會專注在一些較為特殊的規格與特有服務上的競爭,邁向硬件微創新時代。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