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搶救零組件,臺灣政府推動智能型手機產業鏈本土化。臺經濟部長施顏祥24日宣布,未來3年相關部會將編列近20億元新臺幣預算,扶植智能型手機應用處理器(AP)在臺制造。據了解,聯發科已通過經濟部業界科專計劃審查,待行政院通過方案,即可銜接上路。
臺立法院經濟委員會24日邀請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施顏祥提交“有感經濟”3個月成績單。外界質疑,11月外銷訂單創歷史新高,但有過半數訂單在海外生產,無助國內就業、投資與出口。施顏祥表示,11月接單效應可望反映到12月出口,12 月出口可持續正成長。
全球智慧手持裝置發燒,經濟部旗下智能手持設備小組正力推AM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本土化;近期選定打造AP本土供應鏈,一方面可提高我關鍵零組件實力,二來也可鞏固訂單、挽救出口及增加在臺投資與就業。
他說,經濟部已挑選AP與AMOLED來推動產業鏈本土化,要把過去仰賴進口的AP,替代進來,意即要做關鍵零組件的進口替代。
根據經濟部先前向行政院報送“高階應用處理器(AP)推動方案”,未來3年,經濟部、國科會與教育部將共同編列19.4億元,從人才培訓與研發制造端,扶植本土AP產業鏈。
臺灣的出口在9月出現10.35%高成長后,10月出口掉落負成長1.85%,11 月出口年增率僅0.87%。展望2013年,歐元區出口市場尚未復甦,大陸近年亦減少對臺半導體、面板與石化等產業部分關鍵零組件進口,改采在地化生產,同時還以低價出口,危及臺灣出口與制造業發展。
官員說,臺灣向來是全球資通訊產業重鎮,過去曾錯失發展計算機中央處理器(CPU)時機,趁著智能手機熱當紅,臺灣應有相當機會能自主創新,做出本土的AP來。 AP猶如計算機中的中央處理器(CPU),目前全球最大制造商是英國安謀(ARM)。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